時間:2014-07-29 文章來源:好想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點擊數:2681
好想你(002582)于7月28日發布了2014年上半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56%,與此同時,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86.22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60%。
針對此次半年度業績快報,好想你表示,公司2014年繼續大力推進戰略轉型,使公司營業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同時,因渠道拓展和銷售終端的升級改造,以及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導致銷售費用大幅增加;但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有所下降。這是影響公司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變革創新成效凸顯
好想你2014年重點工作仍是戰略轉型和打造樣板市場。一度擁有2000多家線下門店的“好想你”,采取取締不合格店面、新開優質店面的措施。僅2012年底至2013年12月,專賣店數量就從2091家減至1916家,總數減少175家。2013年度,連鎖專賣渠道實現銷售收入66,112.76萬元,同比有所下降,商超渠道實現銷售收入13,603萬元,同比增長229.85%。電商渠道實現銷售收入6,613萬元,同比增長128.34%。經過一年時間調整,2014年上半年,好想你半年報顯示營收實現常態增長,變革創新成效凸顯,或將進入良性發展通道。多數券商和機構對好想你戰略調整持樂觀態度,研報中給予好想你“推薦”或“增持”的評級。
某機構分析師認為,由于企業轉型帶來利潤下滑、業績震蕩難于避免,“進大型商超的費用非常高,進店費、標簽、返點、上架費、陳列費、促銷費等,在商超鋪貨的這段時間,銷售費用難以很快降下來。”長期跟蹤好想你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隨著下半年消費旺季的到來,前期宣傳效果的整體發力,及企業發展利好消息,好想你的業績值得期待。
據了解,好想你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紅棗及其制品深加工項目(一期)的議案》,將投資6.75億元建設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該募投項目預計投資回收期為5.51年,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6.4億元,年凈利潤1.81億元。據了解,目前公司產能為1.6萬噸,2013年公司實現營收9.08億元、凈利潤1.02億元。
某券商行業分析師認為,配合公司戰略轉型,新廠區的建設可促使企業豐富產品結構和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有利于提升企業領導品牌地位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據悉,為實現戰略轉型,“好想你”自2012年10月份成立了商超部,開始啟動進入商超系統并重點開發鄭州、上海、武漢、北京四個樣板城市。根據2013年年報,在全國各大省份及主要市場,好想你進入樂購、大潤發、大商、世紀聯華、沃爾瑪、家樂福等多家大型連鎖賣場,目前進入商超KA門店1550家,在重點市場上海、武漢、鄭州,商超KA系統渠道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寫到:好想你短期業績承壓,費用增長可能繼續拖累利潤增長。但總的來說,我們認可公司積極尋求省外擴張、拓展電商和商超渠道的戰略調整,以及增加營銷投入和理順產品及價格體系的舉措。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銷售終端以及媒體宣傳的帶動下,好想你品牌影響力將繼續提升,公司進一步精耕細作專賣店渠道,強力推進商超渠道和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渠道,有望帶來整體銷售能力的提高。
打響營銷組合拳未來向好
據悉,今年以來,好想你在渠道轉型之余,進一步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打出一系列營銷組合拳,其中520“大膽表白愛”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宣傳互動,集中路演及O2O嘗試等,引發廣大年輕客戶群廣泛關注,對提升品牌知名度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順應電商的迅猛發展勢頭,實施O2O模式是“好想你”轉型之路的重大舉措。公司專門聘請專業人員大力拓展電商渠道的銷售,在去年“雙十一”完成1200萬的銷售佳績,遙遙領先于業內其他企業。據透露,“好想你”的線上交易額在2011年時僅有300萬元,到2012年超過2800萬元,2013年達到6600多萬元。
“積極拓展O2O新模式的基礎基于多年沉淀。”石聚彬在今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在銷售渠道上,該公司將力爭2014年核心區商超覆蓋率達到90%,其中KA門店計劃達到1940家,從而打造健康零食接地氣的銷售渠道,快速推進O2O商業閉環模式,保證線上、線下實現同步的優質產品、服務和購買體驗。
業內人士分析,好想你品牌宣傳的這一整套的營銷組合拳,在短時間內成為關注的焦點,銷售業績走高指日可待。
華泰證券的研究員張蕓表示,“棗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仍較大,預計增速將穩定在10-20%左右,特別是口感較好,食用方便的即食棗等類別的紅棗加工產品的消費的空間增長將加快。”
宏源證券研究員陳嵩昆認為,好想你自從向商超、電商大眾消費渠道發力以來,轉型效果愈加明顯,商超、電商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休閑紅棗行業空間大,未來隨轉型深入,該公司商超和電商渠道收入有望保持快速增長,轉型效果將更加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好想你所提出的戰略轉型方針,促使其短期內業績調整,銷售業績的成長以及產品結構定位的進一步合理化將助力其長期突破。盡管短期業績釋放有限,利潤水平仍未大幅回升,但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在回縮,成長節奏明確,依然看好其戰略轉型未來。 (肖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