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25 文章來源:好想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點擊數:3544
2011年5月20日9:30,隨著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市鐘聲,紅棗行業龍頭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股票簡稱好想你,股票代碼002582。
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河南省新鄭奧星實業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整體變更而來,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鄭州市新鄭縣奧星食品廠。公司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行業十強龍頭企業。公司“好想你”品牌先后榮獲“河南省食品工業第一品牌”、“河南省著名商標”、農業部“中國名牌農產品”等榮譽,還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好想你”已經成為河南對外交往的一張金字名片,并走向全國,成為中國紅棗行業的代名詞。
|
董事長石聚彬 |
從借鑒口香糖、香煙靈感誕生的棗片,到模仿西方人佐餐研制的棗干和“東方咖啡”棗粉,再到紅棗新茶和新近研發出的木本糧木本傳奇……圍繞一顆小紅棗,“”推出了十大系列、200多個單品的產品構架,多數都是國內首創。
由最初承包的瀕臨倒閉的鮮果加工廠車間發展成為擁有6家全資子公司和2家非控股子公司,產業鏈延伸至紅棗加工、銷售、紅棗種植、種苗培育、特色旅游等與紅棗相關的廣泛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
2011年5月20日,棗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擬募集資金數量為2.864994億元,實際共募集資金金額為8.556億元。好想你棗業成為中國第一支棗類上市公司。“好想你”這個奇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的杰作,他就是好想你棗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石聚彬。
石聚彬,一位率真、豪爽,純樸踏實,不畏艱難的棗鄉漢子。1986年,他販了一車紅棗去深圳,賺了2萬塊。25年后,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給石聚彬帶來超過15億元財富。是什么讓一個民營企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從廢舊車間發展成了資產數億、產品暢銷海內外的大企業呢?帶著諸多問題我們走訪了石聚彬,談起他的紅棗產業石聚彬如數家珍……
“紅棗是我這輩子能成事的根”
石聚彬的家鄉,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孟莊,那里遍地沙石,除了棗樹以外的其他農作物幾乎都無法生存,當地曾流傳的歌謠唱道:“孟莊孟莊到處沙崗,種糧不收,種棗喝湯。”棗不僅是孟莊人的糧食,也是孟莊人的精神食糧。然而由于傳統種植技術水平低下,棗樹的產量普遍不高,即使偶遇豐年,由于成熟時間集中,銷路不暢,大量果實最后只能腐爛倒掉。
石聚彬出身貧寒農家,20世紀80年代初,高考落榜回鄉的石聚彬,為了改變貧窮命運,賣過油條、捉過土元、當過搬運工、做過瓜農、販過紅棗,靠辛勤勞動叩響富裕之門,成為村里第一個萬元戶。作為孟莊村當時惟一的高中生,20歲的石聚彬當上了村主任,并開始不斷思考如何幫助鄉親們將當地的特產紅棗銷售出去。
1986年,他從報紙上看到一條信息,紅棗在南方頗受歡迎,很多深圳人都把紅棗作補品煲湯,這信息讓石聚彬如獲至寶,他籌了幾千元錢,勇闖深圳,長途販運家鄉鮮棗,一舉掙了2萬多元,這對當時的孟莊人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賺到第一桶金的石聚彬欣喜若狂。第二年,他受鄉親委托拉著一卡車紅棗再赴深圳,誰知車在路上走了三四天,經過南方八九月份的頻繁雨水,幾噸紅棗嚴重受潮,還沒擺上攤位就全部爛掉。這樣的打擊讓石聚彬走到村口卻不敢進去,待天黑之后才偷偷回到家大哭一場。
現在的石聚彬回頭看創業初期的磨難卻是另一番心態:“如果不是當初賠了一大筆錢,我不會成功,可能會選擇小富即安過一輩子。”
初闖市場的失敗讓他愈發堅強,為了償還欠鄉親的5萬元債務,石聚彬辭去村主任,到鄭州在朋友幫助下辦了一家小印刷廠,雖然改行,但他心中的紅棗夢卻絲毫未停息過。他積極地走訪市場,調查行情,了解國內外對棗制品的需求,學習棗樹新品種培育,引進棗產品的加工技術。他一直相信:“每個人一生只能辦成一件事,那我就不求多,我就認定了紅棗,那是我們家鄉的根兒,也是我這輩子能成事的根兒。”
機會屬于有準備的人。1992年,已將債務償清的石聚彬又開始醞釀重回紅棗市場,他回到家鄉,承包了瀕臨倒閉的鎮干鮮果加工廠的一個車間,收購了一批雞心紅棗,開始生產蜜棗產品,繼續實現他的紅棗夢。這便是如今上市公司好想你的前身。
要把紅棗產業做到極致
1993年,在廣州考察南方市場的石聚彬發現,南方人大多不喜歡吃帶核的紅棗,而市面上還沒有相關產品,回到孟莊后,他立即組織人員著手開發生產。不久之后,以雞心棗為原料的“去核雞心棗”問世,并在廣州市場上一炮打響,后又在深圳、珠海等南方市場迅速走紅。該產品屬國內首創,緊接著,雞心山楂棗、雞心蜜餞無核棗等產品相繼投入市場。
一年下來,光是無核雞心棗就讓石聚彬賺了100多萬元。贏者就是變者,變者就是勝者。石聚彬認為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不斷創新,占領發展高地。石聚彬是一個對市場極其敏感的商人。每次看到各種果蔬加工的先進工藝,他就想著在棗上嘗試,出差、旅游觀光等都能引發他的靈感。
1998年的一天,石聚彬和朋友吃飯,飯桌上有人抽煙,他便拿著煙盒反復查看,他想,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賣煙,因為煙盒攜帶非常方便,如果煙盒能把我們的棗裝進去多好。他發現城里人十分流行吃口香糖,石聚彬就開始琢磨著用棗做出可以吞咽的口香糖。他想如果包裝更具特點,足以在短時間對傳統觀念形成沖擊。于是他把棗片做成長條包裝,放在類似煙盒的包裝里。
“棗片是女性和小孩喜歡的,但包裝又有誤導性。男孩送給女孩一盒,女孩看到以為是煙盒,覺得奇怪,打開一看是口香糖,一嘗又發現不是,還可以吞進肚子。”對于棗片這款新產品,石聚彬希望可以迅速被人們接受,就讓工人小規模生產,到機場、火車站、舞廳等場所免費發放,反響不錯。
不出所料,棗片一上市便受到了熱捧,并逐漸成為河南的一張名片,在10年后的今天,好想你棗片已然成了最為流行的當地特產。棗片的熱銷讓石聚彬開始思索銷售渠道的問題,為了完全掌控銷售情況,他決定自己開店,注冊品牌“好想你”。
2000年,好想你第一家專賣店開張,石聚彬讓營業員站在門口促銷,派送棗片,買報紙也搭贈棗片。一年后,店鋪回本,每包棗片的價格從2.1元漲到5元,并增加了產品種類。石聚彬緊接著又在鄭州開了四五家專賣店。很快,上門洽談加盟合作的商戶絡繹不絕,好想你依靠連鎖經營模式迅速鋪開。在管理上,它實行人文關懷與制度約束相結合;在產品創新上,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將自主研發與科研院所聯合,帶領公司科研團隊,相繼研發出免洗紅棗系列、棗片系列、蜜餞系列等十大系列,260多個單品。在銷售模式上勇于創新,籌劃建立屬于好想你特有的營銷團隊,短短幾年時間,以專賣店為依托的好想你營銷網絡,迅速輻射全國,至今已在全國近300個城市建立2000多家專賣店。
好想你的品牌逐漸做大之后,石聚彬繼續專注于創新研發,要求每一兩周就要出新品。淘盡黃沙始見金,經歷多年風雨,平凡的石聚彬也成了業界領軍人物。成績面前石聚彬有了更深的思索和更高的目標:要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吃上紅棗。
如今,好想你棗業不僅在河南新鄭建有紅棗工業園,還分別在河北滄州、新疆若羌、新疆阿克蘇等地建有紅棗生產加工基地。原料需求也從單純的新鄭區域的200噸,輻射到新疆、河北、山東等5省8地區,需求量擴大到3萬噸,從帶動4萬人發展到現在帶動100多萬人。
將好想你做成一個百年老店
石聚彬最感欣慰的就是開辟了一個行業。現在新鄭有3萬人在從事紅棗行業,全國已有數千萬人從事紅棗種植、收購、研發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工作。他說:“每次在機場候機樓看到那么多旅客提著各種紅棗產品,我就感到非常開心。”
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好想你的品牌已在河南家喻戶曉,吃過好想你棗片的人更是難以數計,就是這小小的棗片不僅為好想你帶來了聲譽,還有最為迫切需要的風投資金。
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3年前在河南出差,新鄭國際機場到處可見的好想你棗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隨意地買了一包,覺得好吃。之后,便通過各種渠道認識了石聚彬,先是成了朋友,接下來便成了好想你的股東。
2008年初,深創投與好想你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不久,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眾多金融機構及投資機構都收縮了投資計劃。不過,深創投依然看好這個紅棗龍頭企業,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與好想你達成了合作協議,并以當時較高的企業估值和市盈率入股公司。2008年9月,百瑞創投投資2000萬元進入好想你。同年10月,深創投、秉原創投各投資2000萬元、500萬元進入好想你。
風投進入之后,好想你加快了發展步伐,由于公司發展迅速,現有資金已無法跟上發展步伐,2009年4月,好想你聘請了券商、律師、會計師對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公司上市工作正式啟動。
石聚彬有個夢想,他希望能將好想你做成一個百年老店,未來3年內銷售規模實現20億元。
“仨核桃倆棗”做出國際化大生意
2011年5月20日,好想你成功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紅棗第一股。那一天,石聚彬穿著棗紅色的西裝,用純正的河南鄉音高呼著“好想你們”,在深交所敲響了開盤的鐘聲。
然而在新股頻頻破發的愁云慘霧中,好想你一路走來,一直遭受頗多質疑。批評、質疑、甚至是調侃,這些石聚彬都已熟悉。他很想說點什么,卻又不知如何說起,他不善于系統的表達模式,也不善于辯駁,他更多的時候是在斷斷續續地講著好想你的故事,講著這個行業可以期待的美麗。
“很多人對我們做棗加工的企業有偏見,瞧不起我們這個行業,覺得小小一顆紅棗做不出什么規模。但是我是農民,我要奮發,我要改變農產品加工行業粗制濫造的陋習,我堅信行行出狀元,我不跟別人攀比。紅棗行業具體的投資回報方面我不能說得太明白,但它絕對是一個朝陽行業。”
即使發行價低于預期,伴隨著好想你的成功上市,一個超38.88億元的“紅棗財富王國”依然崛地而起。然而如今身價不菲的石聚彬還是喜歡說自己是個農民,依舊保持了勤儉的習慣,依舊電話必接短信必復。他喜歡轉鄭州的馬路,喜歡靜坐著思考,喜歡琢磨加工棗產品的新創意,他總有很多關于紅棗的夢想要告訴你。石聚彬用好想你的發展向所有人證明了,“仨核桃倆棗”可以做出國際化的大生意。
做好品牌文化真誠回報社會
“許多人都說我是企業家,其實我不喜歡這樣的稱呼,我倒希望被叫做文化人”,這是石聚彬常說的一句話,聯想到他近來傾心發展棗文化產業之舉,你會發覺,是文化讓他完成了由農民企業家向文化企業家的蛻變。2006年他以新鄭紅棗8000年歷史為主線建成全國第一家普及紅棗歷史知識、紅棗科技和棗文化于一體的中華棗文化博覽中心。如今,博覽中心享譽全國,眾多專家、游客紛至沓來,新鄭棗文化唱響海內外。在業內外人士眼中,現在的好想你已經成為紅棗產業的標桿。然而,在石聚彬看來,好想你紅棗的產業之路可以走得更遠。
“膽識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心胸有多寬,路子就有多寬;誠信有多少,朋友就有多少”是他的人生格言。他直言:“中原經濟區旅游大發展大繁榮的發展戰略對加快城市發展和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旅游業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例子屢見不鮮。在這樣的背景下,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定要扎根新鄭、造福新鄭,借著中原崛起的東風,努力打造觀光型企業,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好想你,品嘗好想你的產品,了解好想你的文化。”
“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功成名就的石聚彬,沒有忘記家鄉和鄉親,他以赤子之心回報社會,扶貧濟困帶動鄉親致富,關注家鄉公益事業,向災區人民伸出援手。“要是沒有石總的幫助,俺家孩子就上不成大學,他是俺們的恩人呀!”孟莊鎮的劉老漢感動不已。鄉親們更不會忘記他,是他,安排300多名村民到公司就業,帶領棗鄉人民致富;是他,年年慰問敬老院,出資為貧困村打井修路;連續九年斥資舉辦棗鄉風情游,組建農民文藝隊;集資40萬元建立鎮教育基金,資助60名家庭困難學生上學;在南方雪災、汶川地震中他又慷慨解囊獻愛心,捐資數十萬元。
面對鄉親的贊譽,石聚彬始終認為:“我是棗鄉的兒子,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我富裕了,我要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是的,正是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農民托起了一個健康產業!正是這樣一群精益求精、俠肝義膽的農民,打造了一個朝陽產業!